第一百六十七节 投资拉动经济(2 / 2)

大国崛起1900 狂人阿Q 2800 字 1个月前

德华系可不是一家私人企业,而是一个叫做德国殖民协会的组织建立的,这个组织是一个鼓吹殖民扩张的社会团体,1881年成立,全名是西德意志殖民及出口协会,起初是德国工业家中央联合会秘书长布伊克、军火巨头克虏伯等人的支持下成立的,带有一种浓浓的殖民扩张意识形态。

这个组织不求盈利,只求通过自己的示范,给德国工业寻找空间,德华缫丝厂就是他们在山东的第一个工业探索项目,后来由于杨潮在山东不断的发展,结果德华系也频频扩张,而且带来了十多家德国轻工业企业,有纺织、制皮等行业。

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在杨潮的计划之外,让杨潮的工业引进计划大受冲击。

杨潮的工业投资计划,说起来也就是靠投资拉动发展这种方式,而且主要集中在重工业,制造工业领域,集中引进大型项目,方便进行整体规划。杨潮以为,这种引进方式,既有利于国力的提高,也更容易控制,因为重、制造工业的产品销售往往都比较集中,无论是火车机车还是机床生产,杨潮都完全可以给他们制造市场。

比如要给第一批60个企业提供市场,杨潮可以引入第二批200个企业,而几年后要为这些企业寻找市场,杨潮就会引入更多的企业,如此慢慢滚动变大,直到完成工业化,可是一旦失控,就是资金链断裂,然后经济崩溃,经济转入漫长痛苦的转型中。

当然这种靠投资拉动的滚动,显然不是一种渐进积累的健康方式,因此格外的脆弱,以后世天朝的组织能力和控制能力,尚且不断的引起通货膨胀,现在这个时代的组织能力,那几乎是难以想象。

所以这种投资方式,迟早会崩溃,但是如果在崩溃之前,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市场呢?

什么样的市场最大?战争!

这就是杨潮的打算,在一战之前,推动三波投资拉动的滚动式重工业发展,在整体崩溃之前,让欧洲的战争开始给中国输血,这样也就活了。

杨潮的第二波项目是从美国和德国总共引进了200家企业,类似中国一五计划中的156大型项目,除了给第一批企业制造市场之外,也是建立一个初步的工业体系。

按照杨潮的计划这200个项目,将在1911年开始逐步投产,全部投产基本在1912年,然后从1912年开始,在制造一次更大规模的投资拉动保证这200个项目的发展,到1914年的时候,就该整个欧洲战争给第三波工业项目提供市场了,杨潮就可以抽身而退,等到了战后,也就基本上让中国工业化了。

但是现在美国人和德国人自主投资的项目,比杨潮合作引进的项目多得多,杨潮只从美国引进了50个大项目,但是美国人自己涌进来100多个,在德国引进了150个大项目,德国人自己涌进来200多个,总共加起来打到了600多个大型工业项目,其中杨潮仅仅的不过200项,比杨潮计划的第二波投资拉动规模大了三倍。

虽然这些计划外的企业,杨潮可以不管他们的死活,完全可以让他们经营不下去而破产,但是他们破产对市场的冲击,是杨潮承受不起的。

本来投资拉动就是在走钢丝,一旦受到冲击,经济崩溃,杨潮不但不能在一战前建立一个大型重工业体系,反倒很可能在一战之前就崩溃,根本就没有机会窃取一战的胜利果实。

所以杨潮不能不管这些盲目来投资的资本,但是如果要为这些远超自己计划中的资本提供市场,杨潮下一波投资的规模就必须是计划中的三倍,而杨潮手里的黄金,完全无法支撑下去。

“除非欧洲提前爆发战争,或者日本和俄国在打一场日俄战争。”

杨潮心中暗叹着,发现好像只有战争能够缓解自己目前的困局了。

当然如果轻工业能够爆发式的增长,也能解决一部分机器制造业的市场。

“轻工业才是重工业的市场,可是我们的轻工业发展太慢了啊。状元公,你的效率还是不够高啊。”

杨潮不由向张謇叹息道,当然不可能有战争,所以重工业的市场,还得看轻工业发展,所以杨潮不断的走访张謇等资本家。

但是结果却很不理想,山东的纺织业不但无法为制造业提供更多的市场,反倒是自己困难重重。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