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百八十八 一鸣惊人(1 / 2)

从武陵到金陵大约两千里左右的路程,神行太保走的够快,一路上走走停停,停停走走,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赶到了诸葛亮的军营。》

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,再加上过人的发明天赋,在拿到了图纸与说明原理的情况下,制造出诸葛连弩与木牛流马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

“陛下真是天纵奇才,亮不及也!”看完了图纸与说明,诸葛亮拊掌称赞,对刘辩的发明天赋钦佩不已,却不知道这本来就是自己的创意。

戴宗跑的飞快,诸葛亮也不肯示弱,同样用了三天的功夫,在几个巧匠的协助下,制作了出了五把连弩。

用后世的武器来比较,这几把连弩的外形有点像机关枪,而且其杀伤力也相当于这个冷兵器时代的机关枪。整个连弩由青铜混合镔铁制作,长约五尺左右,重约三十斤上下,弩机内可以贮存十支长一尺三寸的弩箭,并且能够做到机枪般的连续射击。

大战在即,连弩的出现可以大幅增强本方军队的杀伤力,而且弩弓的制造比起木牛流马来简单了许多,所以诸葛亮决定暂时制造一批“连弩机”,并命名为“元戎弩”。

至于结构比较复杂,原理比较奥妙的木牛流马,制造起来则要困难了许多;而且刘辩的提醒也只是寥寥几句,只是一个构想,至于具体的操作,刘辩并不知道,这一切都要靠诸葛亮自己琢磨。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而且目前并不急着使用。所以诸葛亮打算暂且把木牛流马放在以后研究。

冬阳之下,程咬金怀抱连弩。笑的合不拢嘴:“先让俺老程给你们展示一番!”

话音落下,程咬金用手搬动弩机的发射弦。只听“咄、咄、咄”的声音响个不停,弩机犹如喷射的机枪般连续吐出了三四支弩箭,力道强劲,带着呼啸的风声射出了一百五六十丈。比寻常弓兵射出的箭矢竟然还要远了四五十丈左右。

“啧啧……孔明你小子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,前几天发明了孔明灯,现在又制造出了元戎弩,纵然鲁班再世也及不上你啊!”

程咬金抱着手里的元戎弩,一脸的爱不释手,“这把弩机属于俺老程了。谁也别跟我抢,否则我和他急!”

诸葛亮笑道:“知节将军何必这么大惊小怪?从今日起,亮将会集结军中的全部工匠,日夜赶制元戎弩,到时候必定是成百上千,你至于拿着当宝贝么?”

“俺不管,俺就要这第一把!”程咬金才不管诸葛亮说什么,抱着元戎弩一溜烟的跑回了自己的营帐。

连弩研制成功,诸葛亮立即把军中所有的工匠。甚至略通铁匠、木匠、皮革匠的士卒全部集中起来,日夜不停的制造元戎弩。数百人日夜赶工,花了两三天的时间制造出了第一批三百把“元戎弩”。

诸葛亮亲自试验遴选,从中挑选了一百九十把合格的连弩配发个弩兵。让他们跟着杨延嗣在校场上练习“元戎弩”的使用方法,而剩下的一百一十把不合格的弩机则发回重做,直到完全达到要求为止。

七郎带着从三军中精挑细选的数百名弓弩手扛着元戎弩。练习了不过一上午的时间,就垂头丧气的来到帅帐寻找诸葛亮:“孔明。这弩兵我统率不了!”

“哦?七将军不是一直都天不怕地不怕的么?我这还是第一次见你泄气打退堂鼓?是何原因?”诸葛亮放下了手里的作战计划,笑眯眯的问道。

杨延嗣耸耸肩。一脸技不如人的表情:“十八般武艺,刀枪剑戟我都能耍几下,但就是射术不行!我还以为这元戎弩用起来与普通弓箭不一样,谁知道没有准星还是不行。数百弩兵几乎个个射的比我准,我怎么好意思再统率他们?你还是让程咬金来统率他们吧!”

“这元戎弩是准备让你带着弩兵空袭武陵的时候使用的,程知节不敢乘坐天灯,岂能让他统率?”诸葛亮面有难色,对于别人口中所说的孔明灯,他更习惯称之为“天灯”。

就在这时,守卫寨门的校尉来报:“启禀诸葛将军,护送物资的队伍已经从金陵赶到,负责押送的杨游击将军与何元庆将军正在辕门外等候吩咐。”

有了大量的牛皮纸就可以制造出孔明灯,有了孔明灯就可以空袭武陵,打孙军一个措手不及。诸葛亮大喜过望,当即带着杨延嗣与程咬金一块出了帅帐,前往寨栅门口迎接。

养由基与何元庆不仅带来了大量上乘的牛皮纸,而且还携带了千余名工匠来帮助诸葛亮制造孔明灯与连弩。所有人配备了两匹马,一路上换着骑乘,全力赶路,花费了四五天的功夫方才抵达了武陵。

寒暄一番,交割了物资,养由基向诸葛亮递上了皇帝的举荐信:“这是陛下的书信,除了命我二人押送物资之外,还让我等在孔明将军麾下效力,协助你拿下武陵。”

诸葛亮仔细的看过天子的书信,喜出望外的对养由基道:“原来杨将军竟然是名神射手,实在太好了!亮正愁找不出一个统领弩兵的将军来呢,杨将军正可就任此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