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章 第 112 章(1 / 2)

要是皇室的其他人, 他找个理由就拒了,但瑞临长公主跟别人不一样。

这位差点就成了他的丈母娘, 尽管那都成为过去式了, 人家愿意把能袭爵的嫡出女儿嫁给他,还是自己上门来说的亲, 可以说是相当看得起他。两家人没结成亲, 那是落了瑞临长公主面子的, 她没说从此不往来,跟他家当成姑姑和侄女婿家按亲戚关系在走动。

瑞临长公主跟他娘是闺蜜,不是塑料姐妹花的那种,是生死关头人家能不顾自身安危,飞马直奔皇宫找天子救他家命的那种。从来过都是锦上添花易,雪中送炭难,人家能在生死关头舍命相助,这种交情, 万金不换。特别是在朝堂之上, 能有这种交情, 就更难得。

他们两家, 都是天子一派的,瑞临长公主能握住这个实权岗位, 对他家也是有利的。

他爱惜小命, 不敢往朝堂里扑腾搅合, 可要在朝堂有人替他说话撑腰, 不然遇到事连个替他辩解的人都没有, 是非黑白全靠别人一张嘴。

就像他娘当街被刺杀那事,前太庶和前太卫帮着那些乱臣贼子扭曲事实,反说是他娘的不是,要不是他家是天子亲信,有天子撑腰,换个情况,他家就呵呵,凉了。

铜戟案,要是没瑞临长公主飞奔进宫,以及他家的铜戟头是真不够数,他爹娘怎么都免不了到大狱里挨几顿刑的,能不能活着出来就另说了。

朝中有人好办事,千古名言。

瑞临长公主是天子的妹妹,他家跟瑞临长公主来往还不犯忌讳。

这种关系下,瑞临长公主接了这差使,裴三郎就不能按照赈灾顺便开几个厂发展点民生经济的样式来做了。

他跟瑞临长公主到她府上,见到瑞临长公主拿出之前的章程,就说“那个是应付三公的简易版,既然是姑母接了这差使,我们可以换一个升级版的。”

瑞临长公主“”

裴三郎说“最完整版的,这个跟大凤金行是一套的。大凤金行管的是钱财的流通,但支撑钱庄流通的就是这个。”实体经济。

他指向瑞临长公主拿出来的这个,说“有你这个,钱庄里哪怕一枚铜板都没有,它也崩不了,没你这个,钱庄里哪怕有座金山,都得说崩就崩。这个做好了,以后无论灾年还是在丰年,朝廷都能应付自如。”

瑞临长公主看向手里的绢布,问“这就是应对灾年的”

裴三郎说“不止,做好了的话,面对这样的大雪、地动、地里颗粒无收,天下苍生万民一年四季都能够吃饱穿暖。”

以瑞临长公主的身份地位,和天子对她来信任来看,她接这个差使能做很多事。

裴三郎便把市场经济学里的,实体经济与基础民生这方面的知识换了个通俗易懂的方式,给瑞临长公主补了堂课,先给她灌输些概念上的东西,让她明白这么做有哪些方面的好处。

最简单地道理,想让别人打个工都得开出个令人满意的工资,人家才愿意好好干活。

想让一位长公主和朝廷下大力气去推广实施这些东西,得有切实的好处。不然,到冬暖夏凉泡澡吃冰食踢蹴鞠多轻松多开心。

他如果说,这么做能让奴隶们吃饱饭、让底层百姓冬天不冻死,人家能立即叫来管家送客。

所以他就拿钱庄作对比,告诉瑞临长公主,干好了,这会出个比大凤朝的金行司更有实权的衙门,哪怕是朝廷打仗都得找她要冬衣袄子、要粮草,例如,面饼、炊饼、肉干、菜干,司马府都得找她要东西。

末了,他再问瑞临长公主一个问题,是想把这次的差使干成一个只干几个月买卖的小钱庄,还是想干成比大凤金行司还要更有实权的衙门。

瑞临长公主当即起身,对着裴三郎做了一记长揖,“望曦公赐教。”

裴三郎赶紧把她扶起来,说“姑母您可别这样,我们做晚辈的,理当效劳。”

蓝图很美好,但事情得一步步做。

第一步当然是先实施简易版,收留安置灾民。解决雪灾灾情是目前刻不容缓的事,但发生灾难,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,管理、调度不好,就会出现混乱。

朝廷赈灾现在有什么物资、方案,具体实施者到目前为止只有瑞临长公主。

如今正是公侯们进京纳贡的时候,天下豪商齐聚京城做买卖,地震时奋斗在救灾第一线的太庶府如今连自己府衙的事都忙不过来,根本抽不出人手来支援瑞临长公主。至于其他各部衙门也是一样,现在唯有天子的亲随军能够调出来帮她维持秩序,旁的,没了。

简单地说,瑞临长公主现在就是个临危受命的光杆司令。

如果她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把救灾物资发放去,不用多想,第二天,那些帐篷保证会出现在公侯府邸,那些炊饼、面条一定是进了公侯府上的战奴们的肚子,完了人家还一抹嘴,没吃饱。

这种事,他上辈子那么发达的世界,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帐篷能出现在成都市区,每当灾难关头就有很多畜生跳出来大发国难财,在这么一个野蛮落后的世界,出现这种事,用膝盖都能想到。

于是,第一件事,进宫,去向天子请天子剑,再请派一位门郎将出来镇场,遇到阻碍办差者,偷抢侵吞救灾物资者,先斩后奏。

第二件事,从朝廷领取到的所有物资都编号造册,如帐篷这类物资,发放给了谁、落到谁手里,每一顶帐篷都要有记载,将来按照领取记录收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