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3章 此战足矣(2 / 2)

可是因为程潇的事情,他现在什么都看透了,所以不论对谁,他也能做到淡然处之。</p>

而朱棣的感受却就不同了,他看着李逸飞面容淡然的样子不禁暗暗点头。</p>

他的本意就是想试探一下李逸飞,毕竟他也不知道李逸飞如此名气,会不会目中无人。</p>

虽然他对李逸飞神往已久,但是从古至今有本事的人都是比较傲的。</p>

若是这样,那后面的合作怕是不会太开心。</p>

毕竟他朱棣也不是甘于人下的主啊!</p>

想让他心甘情愿的诚服那可不容易!</p>

虽说李逸飞占有了太后吧,但毕竟李逸飞不是他大哥啊…</p>

不过,朱棣没想到李逸飞竟如此淡然,那种云淡风轻的样子竟让他有些看不透,这倒是让朱棣心中对他更加感兴趣了,也更添出了一分倾佩。</p>

于是朱棣赶紧认真回礼:“俗话说的好啊,闻名不如见面,早就听闻摄政王翩翩君子,儒雅随和,小王一时野惯了,还请摄政王不要见怪。”</p>

李逸飞苦笑摇了摇头:“燕王客气了,那都是传言罢了,不可信。”</p>

朱棣可不管这些虚的,他对李逸飞的崇拜可真不是随便说说的。</p>

只听朱棣认真说道:“摄政王匡扶社稷,先是助我大哥夺回姑苏,现又替我大明辅佐幼帝,且又是我大明君子。不但才华无双,胆气也是过人,本王着实倾佩!”</p>

说到这,李逸飞知道朱棣应该已经明白他能进入金陵是因为自己的坚持。</p>

这时小皇帝见二人聊的差不多了,便略显焦急的咳了一声说道:“老师,现在百官已到齐,燕王也不远万里而来,现如今局面,朕应该如何?”</p>

听到这个问题,李逸飞首先就是愣了一下。</p>

皇帝问的是该如何,而不是这一仗怎么打!</p>

如此看来,这段时间怕是有人在他耳边说了什么,皇帝应是有些想求和的心思。</p>

不过李逸飞也能理解,毕竟他还小,害怕是正常的。</p>

但是李逸飞自然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,因为求和是绝路!</p>

下一刻,只听李逸飞问道:“陛下筹集了多少兵马?”</p>

小皇帝“嗯”了一声才道:“由于和陈国战事吃紧,朕算上禁卫军也只召集了八万兵马。”</p>

听到这个数字,李逸飞沉默片刻。</p>

八万兵马,还算上了禁卫军!相对于其他三个国家的人数,这个数量就是输的结局啊。</p>

这时候大臣们听到这个数字也是如坠冰窖,瑟瑟发抖。</p>

谁不知道禁卫军根本不可能出战?除非敌人真的打到金陵了!</p>

此时本以为朱棣会造反的大臣们,现在看来朱棣确实是来勤王的。</p>

所以这一刻有些大臣不禁在想,到底回家做哪个国家的旗帜才能保住狗命?</p>

而现在唯一的希望或许就在燕王身上了,他们迫切的想要知道朱棣到底带来了多少人马,如果多的话或许还有点机会。</p>

毕竟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确切的问过朱棣带了多少人。</p>

不过李逸飞不在意这个,他在意的是永乐的班底!他知道兵不在多,有良将则神也!</p>

下一刻,只见李逸飞看向了朱棣:“燕王殿下,此次带来了哪些人?”</p>

此言一出,大臣们眼睛一亮,这正是他们想问的啊。</p>

不过再一想,感觉问的好像不对啊?不应该是带了多少人吗?</p>

朱棣一下子也没反应过来,第一时间开口道:“本王带了八千人!”</p>

此言一出,大臣们一愣。</p>

八千?开玩笑呢?八千有什么用啊?</p>

李逸飞听后皱了皱眉头:“我是说你带了哪些将领。”</p>

朱棣一愣,将领?</p>

随后他有些茫然的说道:“张玉,朱能,邱福,王真…”</p>

李逸飞眼睛越听越亮。</p>

待朱棣说完,李逸飞点点头:“够了,此战足矣!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