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千年古树(2 / 2)

天高地阔,西北苍凉。</p>

俩人到了曹村镇,经过一个地方的时候,王隽忽道:“哎,前面就是千年柿子树吧?”</p>

“是啊1“方便下去看看么?”</p>

“当然方便了,这有啥说的。”</p>

白永辉立即停车,王隽下了楼,抬头望。</p>

这是一座在路边的土坡,用石头和水泥修葺了起来,坡下有刻字,刻着“柿寿星”“柿中真瑞”云云。</p>

“上去瞧瞧1</p>

王隽抬脚往上走,上面修了一个小广场,写着“千年古树”“祈福广潮的字样,坡头则是一棵枝叶尚未掉光的,仍有些葱郁的高大柿子树。</p>

树身上系了好多红绸。</p>

“每年摘果的时候,我们就来给树挂红,求个好收成呗。有时灵,有时不灵,近些年不怎么灵了。”</p>

白永辉嘴上说着,身体却很诚实,双手合十像拜菩萨一样,拜了拜老树。</p>

王隽一瞧,也跟着拜了拜,问:“听说这树1200年了?”</p>

“都说是唐朝的树,我也不懂,反正政府保护,不让摘。看那些柿子,你看这个地面,要么被鸟吃了要么掉下来烂了,我们不吃。”</p>

“……”</p>

王隽一瞧,果然地上这一滩那一滩,仿若稀屎干了的痕迹,都是烂柿子留下的。而树冠还挂着几颗果实,风一吹,摇摇晃晃,指不定哪天也掉下来。</p>

“这么多年,真没人吃过?”</p>

“反正我记着没有1</p>

王隽对这棵树很感兴趣,拍了好多照片,笑道:“这里能做景点的,乡亲们没事拍拍视频,我们推广一下,就有游客来了。”</p>

“鸟不拉屎的地方,谁上这旅游啊?”</p>

白永辉撇撇嘴,回到车上,继续往村里开。经过这个小插曲,俩人的话也多了起来,自然聊起了天。</p>

“富平其实是个好地方,几十年前遍地都是柿子树,那会缺粮食嘛,人都吃不饱,所以都砍了种粮食。</p>

后来能吃饱饭了,又说什么退林,退林……”</p>

“退耕还林1</p>

“哦对,柿子又重新种了,但种归种,卖不出去啊!那会村里的人都骑自行车,骑摩托,跑到西安、铜川卖货。</p>

大概十几年前吧……”</p>

白永辉回忆了一下,道:“韩国人就来了,他们可喜欢吃柿饼了,人家发达嘛,听说还有柿子醋、柿子茶、护肤品什么的,听说还能用柿子做染料染衣服,咱也不知道咋染的。</p>

完了就收购,开始2块钱,后来涨到6块钱。</p>

那会确实挣着钱了,每斤利润能有2块,村里人一瞧,好家伙,这不种柿子等啥呢?</p>

家家户户做柿饼,产量越来越大,韩国人每年都来,但慢慢的价格越来越低,现在每斤利润只有几毛钱了。我们合作社今年能出100多吨柿饼,按他们的价格,也就挣个辛苦钱。”</p>

“能有个10万块?”</p>

“差不多吧1</p>

王隽瞧他愤愤不平的样子,道:“这是一种经济手段,简单说,先给你们利润,但渠道始终掌握在他们手里,等你们产量上升,加工户也多了,对他们越来越依赖,啪的压价,你们还没办法抗争。”</p>

“养猪呗猪肥了就杀?”</p>

“呃……这么理解也对1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