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1章 夜间广播(1 / 2)

大明第一祸害 俗人喝茶 2500 字 13小时前

“即便有了万贯家财,出了位不肖子孙一切转头空。秦始皇活着的时候一统六国,死后没多久就被秦二世丢光了家业。你们有几人自认比秦始皇更厉害?”朱寿抖着脚、抱着话筒,在牟斌绝望的眼神下,开始史无前例的全城演讲。

遍布京师内城28坊、皇宫的路灯上,都装有广播喇叭。几百台广播喇叭同时响起,以大明木建筑的隔音能力,躺在床上捂住耳朵,也堵不住太子的魔音穿脑。

更何况极少有人拒绝听广播。

为了省钱不舍得点灯的百姓早早入睡,太子的大嗓门让他们从床上跳起来。咳咳,一部分正在进行传宗接代大事的倒霉汉子受到惊吓。

最惨的是在花柳巷寻欢作乐的客人,几乎是人仰马翻。因为太子早上的讲话,被家中长辈教训一顿的纨绔子弟,哀嚎声遍野。

正在逐家逐户安抚人心的刘健,跳着脚破口大骂,“陛下怎么没把祸害关起来。”

刚说完,刘健惊觉失言。随行的保国公装着和定西侯长孙蒋博聊家常。

蒋博轻笑:“我刚从河套回来。河套除了吉兰泰盐池,又发现五处盐池。估计殿下又要从关内抽调人手。殿下池时常说‘大明地大物博,十万万人都能养活。不怕人多,就怕缺人才。’”

“盐价怕是又要跌了。”刘健尴尬地笑笑。

蒋博微微一笑:“盐价跌了,百姓得利、盐户悲苦、盐商难过,有利必有弊。但倘若盐户能改进技艺提高生产效率,日子会更好过。盐商做买卖,没有中间捞回扣的官员,到手的所得也不会差。”

刘健惊讶地打量蒋博,勋贵中什么时候出了位心有沟壑之人才。

“首辅大人别高估在下,原话刊登在河套邸报上。多读书看报能提高眼界。”蒋博彬彬有礼地说。

刘健愣愣地瞧他。

蒋博沉声道:“在下会约束家中兄弟,定西侯府绝不会出附逆之人。”

都是聪明人,无须说破。

保国公和刘健告辞,蒋博等人送到大门外。

府外街上的路灯下,回荡着太子慷慨激扬鼓励大家教育后代的话语。

“瞧瞧首辅刘大人,其曾祖父是元朝的顺德路总管。刘家家风清正,本宫相信,刘大人的子孙也会有出息;再看次辅李大人,军户出身,如今位列人臣。反观宗室,本宫听说有郡王竟然不识字,真丢老朱家的脸。”

刘健扯断几根胡子:“陛下为何不管管殿下!我等赶快进宫。”

送他们走后,蒋家人坐在大厅收听太子广播。

蒋博的弟弟蒋衡凑上前道:“大兄,小弟和玩的好的几位朋友推测,此事与锦衣卫很多人有牵扯。”

蒋博听着太子的话,漫不经心地提示弟弟,“别妨碍殿下办事。”

“难道刺杀是殿下的苦肉计?”蒋衡惊讶地问。

蒋博白了弟弟一眼,取下桌上的葡萄,弹向弟弟脑门,“怎么可能!你的脑子进水了?听太子的话,没事多读书看报。”

蒋衡缩着头不敢开口。

“读书可以考科举,放低目标考吏目,最次做工的工钱比别人高;除了科举还有武举,大明周边不安稳,有的是武官建立功勋的时候。西厂的目标是畅通天下,随着西厂的扩招,需要很多身手好的武人;行行出状元,能工巧匠们是不可或缺的人才。”

“如何在芸芸众生中挑选人才呢?秦朝按军功授爵、两汉的察举制和征辟制、注重出身的九品中正制,一直到隋唐出现的科举。史书告诉我们,考试是相对公平的一种方式。可本宫不能让所有人都参加考试,对年龄大、为大明鞠躬尽瘁的在职官员不公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