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 一掷两金矿(1 / 2)

大明第一祸害 俗人喝茶 2148 字 14小时前

弘治帝是溺爱儿子的人,关了儿子三天解除禁闭。而朱寿得知诸位皇姑等亲戚正等着他,为了耳根子清净继续躲在传心殿。

在朝臣眼中的弘治朝有中兴之相,朱寿结合后世的分析,看到中兴背后透露的衰弱迹象。他找了一剂强心剂,暂时维持虚假的繁荣,给他腾出时间搭建平台。

收复河套只是第一步。只等李东阳从河套回来,朝廷调整政策从守势转为攻势,兴兵河套。

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。朱寿发布的招贤令永久有效,坐镇内行厂的张永接待毛遂自荐的能工巧匠。内行厂除了天师研究院最为有名,还有展露人前的农学院。随着雪花盐盛名在外,采矿冶金院的存在被挖了出来。

领先当下炼钢水平的平炉炼钢法,使得内行厂从不缺钢铁。大量的钢铁引出新的混凝土建筑手段,保护河套的长城快速建起。平炉炼钢法,就是天师研究院和采矿冶金院联手研制。

神通广大的盐商挖出内行厂神秘的采矿冶金院,却没有在保大坊发现一位成员。因为他们被朱寿派往北方寻找新矿产。比如内行厂的钢铁,来自于大同府下一处名为天镇的小地方。

今日,采矿冶金院又给朱寿带来一条好消息。东宁伯等人护着采矿冶金院考察哈密地区,在废弃的沙州卫附近找到多出金矿。

朱寿握着金矿探测报告书踌躇。

“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……”朱寿反反复复念叨这话。闭上眼、扭过头把报告书递给谷大用,“快拿去文渊阁给阁老们过目,不要让本宫后悔。”

他需要朝廷帮忙收回河套。想要有所得,先要有所出。

谷大用接过报告书,使了大力从太子紧握的手中抽走。飞也似的跑到位于文华殿后方的文渊阁。

“阁老们快点过目,晚了只怕小爷会后悔。”谷大用忠实完成朱寿的嘱托。匆匆放下报告离去。

刘健愣了愣,翻开报告后失笑,“难得散财童子能想到朝廷。看来别指望从太子手里拿下盐池。”

李东阳和谢迁过目。

愁眉深锁的李东阳幽幽一叹:“大宁城有多座金银矿,崇王培养死士和私军、埋在宫里的钉子上万人被太子弄去挖坑。太子不缺金银。盐池能威胁盐商,太子绝不会放手。”

“宾之还在担心令嫒的事?”刘健见李东阳精神状态不佳宽慰道,“皇太后赏赐令嫒金簪,传达了陛下的态度。都察院、科道言官没有就此弹劾,百官的态度你也心中有数。放宽心些。”

谢迁令人即刻抄写报告,闻言后表态,“令嫒才貌双全,是太子妃的不二人选。”

和朱寿预料的完全相反,朝臣们并没有因为李东阳是阁老而反对婚事。大家都怕了无法无天的太子。万一弘治帝宾天,太子身边需要性子强势的太子妃规劝太子。小家小户出身的女子无法担此重任。若李晴当上太子妃,李阁老辞官避嫌也就是了。

李东阳勉强挤出笑容。他连夜学写简体字,隐隐明白太子推广简体字的用意。也同样知道将要面对前所未有的阻力。女儿收到皇太后的赏赐,渐渐恢复精神。他不能让女儿失望。

刘健和谢迁也知道此事的关键在太子,凡事涉及到太子的事,谁都不知道会如何发展。

“两位仔细看这份报告。金矿的分布、矿石的含量,连用什么方法开采、运输的介绍都十分详细。太子手上真是人才济济,都是哪里找的。”太子重视人才这点让谢迁宽心。江南才子辈出,唐寅等吴中四才子在河套崭露头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