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一七章 偷香窃玉(1 / 2)

大唐杨国舅 天子 2179 字 7天前

杨玉环出宫就如同脱缰的野马,到了南市,下马车后到处游逛,东瞅瞅西看看,流连市井,杨云一时间竟然跟不上她的节奏。

杨云只能把马车寄放,跟随杨玉环穿行于各个店铺和摊子间,充当着钱袋子和跟班的角色。

“四郎,不是姐姐跟你叫苦,即便姐姐没入宫前,出来的机会也不多,即便偶尔出游也没几天像今日这般尽兴。”

中午在一家小吃店吃羊肉泡馍时,杨玉环兴冲冲地对杨云说道。

杨云心想,可不是么,你以前只是寄居叔父家的小姑娘,自主权可以说是没有,出门基本是学习礼仪和道法,寥寥几次上街闲逛也是跟在别人身后,必须循规蹈矩,而且眼巴巴望着别人买东西自己却没份儿。

现在出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,想买什么就买什么,随心所欲,不要太爽。

“可惜这阳春三月好风景,没剩下几日了。”杨云随口说了一句,语气略带惆怅。

杨玉环白了杨云一眼,道:“怎么我听你说话,像是伤春的女人呢?小小年纪,一点朝气都没有……对了,春风巷名气很大,下午你带我去走走如何?”

杨玉环心玩野了,不记得什么修道之事,更不在意自己是贵妃,只想着怎么玩尽兴。

杨云把春风巷的情况大致跟杨玉环说了一下,杨玉环再次白了他一眼,道:“还用得着你来提醒?以为姐姐不知那是花街柳巷?可那是全京城最繁华热闹,也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,不是吗?”

“还有,我听说大唐最好的舞者公孙大娘,来洛阳也都住在春风巷,很多文人墨客都会前去拜访……他们能去,为何我不行?”

这话没毛病,反正杨玉环一身男装,去春风巷走一圈见识一番,似乎并不打紧。

文人墨客是为了寻消遣而去,杨玉环去不过是凑凑热闹,增长一番见识,难道说她是为了找小白脸?

何其谬也!

杨玉环的眼界有多高,杨云见识过,杨玉环从来不把儿女之情放在心里,就像李瑁这样对她一往情深的风度翩翩的皇子,她转眼就抛诸脑后。

“行,不过我跟姐姐说清楚,这春风巷要晚上去才热闹,下午去会减色不少。”杨云介绍道。

“没事,姐姐就是去看看,等晚上生意兴隆时我们正好撤……快些吃,别耽误了时辰。”杨玉环心里念叨着去春风巷凑热闹,急声催促。

杨云呼噜呼噜喝完羊肉汤,便跟杨玉环上路。

……

……

皇宫内苑。

李隆基闭关潜修已有数日,这天他提前出关,因为高力士多番催促,出兵突厥之事必须要由他来定。

再者这几天清心寡欲,吃的是粗茶淡饭,住的是竹篾地席,醒来就参详《道德经》。经过这么多年纸醉金迷的生活,一时间李隆基竟然有些适应不了,干脆早些出关,先满足一下口腹之欲。

“陛下,这出兵之事,张令公的意思是谨慎处之,说近来草原上不太平,不如趁草原各部族内乱,以钱财贿之,挑拨离间,坐收渔翁之利……”

高力士把这些天积压的奏本逐一向李隆基转述,取舍及轻急缓重均由他来定夺,李隆基丝毫也不怀疑他弄虚作假,甚至懒得事后验证。

这也是高力士可以在朝中呼风唤雨的根本原因所在。

玄宗一朝,高力士的权力从来没被制约过,哪怕李林甫也动摇不了高力士的地位,而高力士对李隆基的忠心也非普通朝臣可比,这对君臣的情义若非经历安史之乱,足以全始全终。

李隆基神色有几分颓丧,摆摆手道:“力士,你的意思呢?”

高力士被问及自己的意见,神色变得谨慎许多,想了想,道:“陛下,如今草原内乱,正是出兵的好时机……遥想太宗高祖时,名将辈出,草原任我朝将士驰骋,青史铭记,到陛下这里……治国功勋绝对比太宗高祖强出不少,但在威慑四夷上……则显得有几分欠缺。”

这话简直说到李隆基心坎里去了。

李隆基想了想,点头道:“可是,若出兵出现偏差,朕岂不是贻笑大方?”

高力士笑道:“此番张守珪提出出兵,准备充分,想他如此老将,能攻善守,任瓜州都督时屡败吐蕃就不说了,就说移镇幽州后,几次出击契丹、突厥等部族均未出现偏差,功绩足以铭记史册,难道他不想更进一步,千古留名?如今草原一盘散沙,完全无法抵挡我大唐铁骑,不趁其病要其命,不然对不起大唐如今的盛世。”

“嗯。”

李隆基听到这话,满意地点了点头,这很符合他对战事的期许。

高力士请示:“那陛下,这场战事……就此批准?”

“行。”

李隆基点头。

高力士再度请示,道:“那就跟张守珪说,让他把战事扩大,可以自行选择出兵时机……不必谨慎处之,对吧?”

李隆基皱皱眉头,问道:“你所说的谨慎处之,是张令公的意思?他不想打这仗,或者是……收着打?”

“是啊,陛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