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零六节 岘港会战(1)(2 / 2)

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2472 字 23天前

最后俄国选择了第四个方向,那就是一路向东,奔向太平洋。他们成功趁着英法联军进攻满清的时机,从满清手里窃取了海参崴,可海参崴在纬度上虽然跟俄国最温暖的敖德萨相近,但相比敖德萨四季如春,海参崴却有半年的冰期,在东亚已经是高寒地带了。

因此俄国打定主意,要继续向南,但机会却失去了。

英国,甚至包括法国,一旦结束了跟满清的战争,他们立刻就成了满清抵制俄国的坚强后盾,再次开始在太平洋方向围堵俄国。

被英国人围堵了那么多次,俄国人岂能甘心,但西方外交是利益的博弈,行使不如人,不甘心也得接受,然后默默等待机会。现在机会好不容易来了,满清北方局势败坏,尤其是法国跟大明交战,英国几乎没有帮手的情况下,俄国要是还不敢奋力一搏,那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有机会获得不冻港。

而且因为有恰克图铁路作为支撑,俄国在渤海湾能调集的资源,大大超过英国。所以俄国也是寸步不让,在英国明确表示不支持俄国在渤海获取港口的诉求之后,俄国继续增兵,已经在张家口囤积了五万軍队,一边给清廷压力,一边向英国示威。

就在北方的英俄两国同时向对方示威,同时向清廷施压的时候,大明軍队则持续向法军发动进攻,岘港战役打的极为激烈,也极为惨烈。

越南的地行是一个s形,而岘港就处于这个s形的中央,跟北方的海防和南方的西贡,在距离上都差不多,都相聚八百多公里,这样的地理位置,意味着谁占领了岘港,就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,意味着战线向另一方一侧偏移,意味着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,都将掌握主动权。

法军包围岘港的决心很大,他们已经开始从欧洲抽调兵力,打算将岘港的兵力加强到三十万以上,但从法国到越南,至少也要一个多月时间,这也是为什么大明非要在雨季急着攻打岘港,不仅是因为俄国人南下的原因,更直接的原因则是计划在法军主力到达前,攻克岘港。

在雨季的作战是极为艰苦的,雨天本身是一个困难,明军没人都准备了蓑衣,但依然不可能隔绝雨水,人人身上就没有干燥的时候;泥浆是另一个困难,这让土工掘进变得异常艰苦,数以千计的士兵和民夫在泥浆中打滚,可土方是挖开又滑坡,始终无法取得决定性进展。陆地进攻在被泥浆拖延的难以为继,在没过膝盖的泥浆中冲锋,除了成为对方机枪的靶子,基本不可能快速攻克对方阵地;相比这些作战困难,疾病才是最要命的敌人,湿热的天气,加上始终湿漉漉的身体,让很多人身上都起了疹子,大夫诊断是生出了湿毒;湿毒不要命,疟疾、霍乱在军中流行,死于法军枪炮之下的士兵,还不及死于疾病的十分之一。

所有人都认为,直接攻打岘港太过困难,如果伤亡过重,即便最后打下了岘港,軍队也失去了战斗力,没有能力继续南下了。

经过激烈的讨论,进行了正正二十天的岘港攻击战暂停,但其他方向的攻击不能停止,急于攻克岘港,是担心法国援兵抵达,可就算没有了岘港,暂时掌握南洋制海权的法军,依然能将援军送达越南。

此时大明渗透部队,在越南军民的配合下,已经渗透进了西贡附近,拉起了大大小小几十只起义军,所以明军决定继续南下。

留五十万人,以绝对兵力包围岘港,三十万人在顺化作为预备部队,二十万人为前锋,沿着铁路线攻击前进。

法国人已经没有兵力守卫铁路线了,只能采用破坏的消极手段,但法国在前面破坏,明军就在后面修复,以这样的方式缓慢前进,逼向西贡。

此时战局变化已经不是一场战役了,而是一场围绕岘港的大会战,明军的目的是,通过这一次会战,彻底歼灭法军有生力量,逼迫法军投降。

一战而终结越南战事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就不能允许法国援军平安抵达,这个艰巨的任务,此时海军必须肩负起来,哪怕为此付出重大牺牲,也在所不惜。